整洁干净的厂区车间里,一条庞大而弯曲的饮料生产流水线一直从远处的灌装池伸展过;流水线旁,二十来个工人不时拿起传送带上的产品进行检查;在流水线的终点,一台机械手臂左右旋转,把传送过来的一箱箱饮料码放整齐;随后一台叉车开过来,迅速将码垛好的饮料运走装车。
这是福建闽中有机食品有限公司的主打产品之一——枇杷润茶饮料的生产车间。企业新厂房实施机器换人后,安静整洁有序高效的自动化生产取代了老车间嘈杂忙乱热火朝天的旧生产线。
“机器换人之后,我们公司的生产流程基本都实现了自动化。”福建闽中有机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干蔬、饮料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公司开发部部长林梅西告诉记者,受制于招工难与用工贵,企业2011年开始投建全自动化的新厂房。“干蔬加工有个去除杂质的工序,以前全都靠人挑拣。现在除了一百多人进行最后一道筛选把关外,其他的筛选、分选都通过自动化设备完成。”
在招工难、用工贵、利润薄等多重因素叠加下,近年来我国沿海的制造业企业陆续开始实行以机器换人为途径的转型升级。像闽中食品这样的行业龙头,机器换人已经显现出了一定的成效。
“光干蔬筛选这个工序,我们工厂就节省了七八百号人工,生产效率提高了10倍。”林梅西给记者列了个账本,“改造后的生产线,生产成本比之前降低了百分之十几到百分之二十,用工量也基本能满足生产需求,企业订单的竞争力得到提升。”
“机器换人是我国制造企业解决招工难、用工贵,实现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莆田市经贸委产业科科长卢青涵表示,这一点,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界目前都已形成强烈共识。
“不往自动化方向走根本不行,活不下去。别的企业都上设备,你不上,成本降不下来,就可能被淘汰。”林梅西说,“我们以后上设备,都会上最好的自动化设备。”
不过与一些行业龙头企业大手笔投入相比,多数中小型企业机器换人的步伐则缓慢许多。
在莆田市长丰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忙碌的针车车间里,几个工人正仔细操作着新上的半自动针车机。一个工人将编好的程序输入电脑,针车机便在鞋面自动做出各种复杂的图案。
“带拐弯的图案,用现在纯人工操作的设备,得先在拐弯的地方停一下,把布料转一下才能做下一步动作。而这种半自动设备,你把布料放上去,针车便自动能做出你设定好的图案来。”长丰体育公司负责人林伟锋告诉记者,2013年和2014年,他先后共投入40多万购进9台半自动的针车机。
新设备提高了效率、节省了人工、提高了成品率,十分实用。不过林伟锋表示,目前企业都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机器换人只能慢慢来。
“我们的意愿非常强烈,这几年想把所有的老设备全部更换,鞋面生产全面实现自动化。但预估这一共要投入3000万元,我只能一步一步来,可能会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林伟锋表示,“目前的经济形势下企业还是现金为王,要稳健发展。”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